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時,根據職權提起的訴訟程序,人民法院再審案件
對罪犯上訴的處理辦法
上訴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主權利。在監獄或其他地方服刑的罪犯也享有上訴權。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重新審查處理。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是執行國家刑罰的機關。對犯罪分子的申訴,應當及時將申訴材料移送原判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他們不能以任何形式和借口阻止或拘留罪犯的投訴,更不用說認為罪犯表現不佳是因為他們向罪犯投訴并給予懲罰。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在執行刑罰的過程中,根據罪犯的申訴或者其他情況,認為判決可能錯誤,包括無罪釋放、定性不當、量刑過輕、量刑過輕的,也應當移送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執行機關對判決有錯誤的意見,請求重新處理或者上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執行機關反映的意見正確,罪犯的上訴合理的,應當再審;人民檢察院認為原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決定提出抗訴,但在作出新的判決、裁定之前,不得中止原判決的執行。經審查,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正確,上訴不合理的,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的上訴案件,可以駁回上訴,并將審查結果書面通知監獄等行政機關和申訴人。
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由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作出。雖然上訴是請求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近親屬認為錯誤的判決、裁定進行復核和處理,但上訴不一定導致人民法院重新審理。人民法院只有認真審查各種上訴材料,認定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才能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具體包括下列情形:(一)有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是錯誤的,即:,申訴人提供了人民法院審理時沒有的事實材料,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在認定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和重大情節上有錯誤。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包括犯罪事實是否客觀發生、犯罪行為是否由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年齡、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案件的主要情節包括被告人的動機、目的、手段、后果和其他情節。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或重大情節認定錯誤可能會影響整個案件的判決,這需要重新審理該案件
關于您對《第二審不滿申請再審程序》的問題,盧巴編輯。com已經解決了問題。在監獄或其他地方服刑的罪犯也有權上訴。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重新審查處理,如有疑問,歡迎咨詢律師事務所。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借款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10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