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當事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但具體期限不同。在可撤銷合同中,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合同保全中,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但自債務人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的,合同解除權消滅為平衡和保護合同雙方的利益,維護市場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合同法》賦予當事人撤銷權,但撤銷權的行使并不是沒有期限的權利,它有法律規定的行使期限。撤銷權人逾期不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當事人不得再以解除理由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除合同。
應當注意的是,根據《合同法解釋》第八條(一),行使撤銷權的期間為排除期和固定期,不存在中止、中斷或延期的任何后果。但是,合同法與民法通則在合同解除權行使的起點上存在一些差異。
根據合同法第55條,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一年,根據《民法意見》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當事人要求變更、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取消合同的后果是什么?合同雙方根據合同規定解決合同爭議。如果合同被仲裁裁決或人民法院裁定無效或合同被解除,將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財產返還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當事人要求對方返還投資財產的權利,而接收方依法負有返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應當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態,而不是不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損失賠償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遭受的損失。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時,通過賠償損失的方式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二是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損失的賠償比例
(3)行政處罰。合同無效的,可以追回財產,并處行政罰款。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所得財產為非法所得。違法所得應當依法追繳,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合同簽訂后幾年內能否解除?只要合同符合解除條件,就可以撤銷。不符合撤銷條件的,無論簽署多少年,都不得依法撤銷。如果你想在簽約后取消合同,你應該做些什么來幫助自己?你可以向你的律師詢問如何做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網賭打工員工怎么量刑
2020-12-11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貿易公司注冊條件有哪幾種
2021-03-21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