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芭·曉邊認為應該付錢。理由如下:
一、雖然《勞動合同法》第38條沒有列明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但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46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作為底薪,也不排除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包括:《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經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聘用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月薪的兩倍,并與勞動者補充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年內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的次日至一年的第一日,向勞動者支付每月雙倍的工資自雇傭之日起一年內,視為與勞動者簽訂了無期限勞動合同,并應立即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根據上述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一直沒有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就會設置障礙來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員工主動終止勞動關系的是無奈所迫也就是說,強制解除勞動關系不是勞動者的主觀意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將對勞動者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與《勞動合同法》第38條所列情形一樣,無論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甚至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風險承擔者均為勞動者。為了避免更大的傷害,工人的唯一選擇是終止與非法單位的勞動關系。從經濟補償的性質來看,勞動關系終止后,用人單位有義務對勞動者的再就業和社會保障承擔責任。如果我們只支付雙倍工資作為懲罰手段,一旦超過期限,法律將不予支持,所有工人的索賠都將失敗,這違背了法律的初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流程有哪些
2021-03-22拘留分哪幾種
2021-03-17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