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量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分析框架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了一個非關稅壁壘的分析框架,總結了之前各類學者的研究,他們認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有三種經濟效應。
一是“法規保護”效應,指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加了外國供應商的成本,限制了進口。單從這種效應來看,主要側重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貿易的影響。但同時實行技術性貿易壁壘,就像關稅一樣會給進口國帶來很大的損失。由于沒有關稅收入,損失要比關稅等價更大。這也表明關稅等價僅適于測量貿易量效應而不能反映福利變化。
二是“供給移動”效應,主要包含進口對國內生產者的影響和技術法規本身可能的收益效應。其他學者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一些特征:法規對大型和小型企業的成本影響不同、改變了競爭結構或市場規模、引起價格上漲和產生租金(Neven,2000;Fisher和Serra,2000);Maskus,Wilson和Otsuki(2002)通過出口國的過剩供給曲線和進口國的過剩需求曲線的相對移動說明了法規的歧視性。
三是“需求移動”效應,指法規所帶來的信息增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大量產業組織方面的文獻對此也作了闡明。Bureau,Marette和Schiavina(1998)專門說明“需求移動”效應的信息方面:法規可避免“檸檬市場”問題、消除質量不確定性和減少消費者尋求產品的成本。Casella(1996)以及Fisher和Serra(2000)闡明了法規的公共物品效應,有些法規和標準可引致交易成本減少。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的分析框架可擴展至多個市場情況,標準和法規可使需求替代彈性變大、帶來網絡外部性、甚至規模經濟及其他貿易便利(Harrison,Rutherford和Tarr,1996;Maskus,Wilson和Otsuki,2002)。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采用局部均衡分析闡明了非關稅壁壘的三種不同效應即非關稅壁壘對福利的影響,許多學者在此分析框架基礎上作了很多發展。然而,在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分析框架和經驗估計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供給的影響、引致的額外成本、國內外產品價格差異是模型模擬的關鍵,但這些方面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其他更復雜的信息和貿易便利方面的效應就更難量化了,比如標準對消費者信心、支付意愿等方面的影響都是不確定的。從理論上,應用一般均衡模型可以說明技術規定對貿易的效應;但實踐中,許多模擬只是在總量水平上完成的粗略估計,很多時候結果是值得商榷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