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擬出了《最惠國條款最后草案》,該草案第5條把“最惠國待遇”定義為:“給惠國給予受惠國或者與該受惠國有確定關系的人或物的優惠,不低于該給
惠國給予第三國或者與該第三國有同樣關系的人或物的待遇。”第4條認為最惠國待遇條款是“一國據以對另一國承諾在約定關系范圍內給予最惠國待遇的一種條約規定”。
國際經貿關系中最惠國待遇有這幾種形式:
(1)無條件的與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是指締約一方現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優惠、豁免或特權應立即無條件地、無補償地、自動地適用于締約對方。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條款是指締約一方已經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方的優惠、豁免或特權是有條件的,締約另一方必須提供同樣的條件才能享有這種優惠、豁免或特權。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最先是在美國與他國簽訂的貿易條約中采用的,所以又叫“美洲式”的最惠國待遇條款。由此可見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和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的區別在于授予第三方的優惠、豁免或特權是否附有條件亦即受惠國享有優惠、豁免或特權是否需要提供某種條件。因而“有條件”中的“條件”并不是有人認為的給予最惠國待遇是以對方給予為條件,你不給我,我也不給你。
(2)無限制的與有限制的最惠國待遇。無限制的最惠國待遇指對最惠國待遇的適用范圍不加以任何限制,不僅適用于商品進出口征收的關稅及手續、方法,也適用于移民、投資、商標、專利等各個方面。
有限制的最惠國待遇是將其適用范圍限制在經濟貿易關系的某些領域,規定僅在條約規定的范圍內適用,在此范圍外則不適用。
(3)互惠的與非互惠的最惠國待遇。互惠的最惠國待遇指締約雙方給予的最惠國待遇是相互的、同樣的。非互惠的最惠國待遇則指締約國一方有義務給予締約國另一方以最惠國待遇,即單方面給予,而
無權從另一方享有最惠國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領取結婚證但爽約不出席婚禮巨額彩禮如何歸屬
2021-01-21企業融資渠道的有哪幾種選擇
2021-03-18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