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是由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設-經營-轉讓)模式的簡稱)演變而來,即:Build-Transfer(建設-轉讓)。BT的含義是指政府通過與投資者簽訂特許協議,引入國外資金或國內民間資金實施專屬于政府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由政府按協議贖回其項目及有關權利。
BT模式集融資、投資、項目建設與政府特許、政府采購等行為于一體,此模式能通過政策引導與利益驅動等杠桿有效地調動國外資本和國內民間資本用于解決政府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的問題,較好地體現了資本、技術、管理、市場以及政策等資源的有效整合。然而,BT作為一種新型投資建設形式,由于發展時間短,在操作上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成熟的運作模式可資借鑒,因而容易引發各種風險,尤其是在投資環節上風險更大。
BT項目投資風險是指在BT項目的特許、建設、移交等階段的投資活動中,投資者預期投資利益發生損失的不確定性。BT項目投資風險總的來講包括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兩大類。系統性風險又稱可控風險,是BT項目投資參與各方可以控制和處理的風險,主要包括:政府信用、市場競爭、工程控制、技術故障、環境影響等可控制的經濟風險。非系統性風險又稱不可控制風險,一般是指與東道國(地區)宏觀經濟環境有關的、投資者依靠自身力量不能或不易控制的各種風險,包括:不可抗力等自然風險;戰爭、內亂、公共政策及法律變化等政治風險;罷工、暴動、盜竊、貪污瀆職等社會風險;金融環境變化、政府回購不能、違約、項目成本變化等經濟風險。筆-者著重就幾種主要風險展開分析。
政府信用風險
就政府財政資源的充足度而言,BT模式對政府財政資源的要求比BOT模式要高。這是因為:在BOT模式下,投資建設方除了對東道國(地區)政府的信用度和市場化程度進行考察論證之外,最重要的是對整個項目的可行性和經濟性進行考察與評估,而后決定是否進行投資,而東道國(地區)政府一般不以自身的財政資源作保證,而是以建設項目本身的預期收益水平給投資者以信心;然而,在BT模式下,投資者將建成項目后,政府必須以財政資金將項目立即回購,因而對政府財政資源的依賴度高。由于BT模式沒有未來的項目經營利益作為投資回報,完全靠政府財力作保證,因此,如果政府信用發生重大變化,必然影響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投資回報。
政府優惠承諾不能兌現。政府為鼓勵投資者以BT方式投資建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必然要以一定的優惠條件吸引投資者投資,這些優惠承諾包括財政稅收、用地、拆遷補償、原材料和設施設備采購、合理盈利水平、回購擔保等方面,其優惠條件的大小取決于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度,如屬于政府急需建設的項目,其支持度必然要高,反之則低。但是,政府的支持度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一種動態平衡,如果政府支持度出現重大調整,致使特許協議簽署時的承諾條件出現不能預料的變化,無疑會給投資者造成巨大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偵和經偵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土地流轉合同范本內容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