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二、專利侵權的種類有哪些?
1.直接侵權行為
①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
這里說的“實施”相對于不同性質的專利,含義也有所不同。對于發明和實用新型的產品專利,是指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對方法專利來說,是指對其專利方法的使用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不是直接用專利方法所獲得的產品不適于此列。對于外觀設計專利,實施是指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這一“產品”僅指申請外觀設計時所指定的產品。
②假冒專利
假冒專利是指在非專利技術產品上或廣告宣傳中表明專利權人的專利標記或者專利號,使公眾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產品的行為。
2.間接侵權行為
我國《專利法》規定的專利侵權行為即是直接專利侵權行為。除此以外,還有一種間接專利侵權行為,簡稱為“間接侵權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積極誘導或者促使他人實施直接專利侵權的行為。具體來說,行為人的行為本身可能并不構成對他人專利權的侵害,但其行為卻誘導或促使他人實施了對專利權的直接侵害。如果行為人的行為本身就是對他人專利權的直接侵害,無論是否誘導、慫恿或者促使第三人實施專利侵權行為,行為人都是直接專利侵權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和處理,應當嚴格基于實際的違法事實來處理,特別是對于一方存在嚴重的侵權行為,或者對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違法責任的,是需要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的處理和認定的。
什么是專利侵權行為?專利侵權行為會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怎樣判定外觀專利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動繳納罰金能減輕刑罰嗎
2021-02-15公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2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土地出讓繳費流程是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