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被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是什么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二、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專利權利要求書應該怎么寫?
共同發明的專利權為共同發明人嗎
轉讓專利權取得收入屬于什么收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夢游期間殺人有罪嗎
2020-12-30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