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程序規則的規定,組成了以高*來先生、司*琢先生為仲裁員,馮*祖先生為首席仲裁員的仲裁庭審理本案。
“新南海”輪1980年10月14日從上海開航,11月22日抵達漢堡。該輪二號艙底層艙裝載的100桶鹽漬豬腸衣在漢堡卸貨后即運往收貨人倉庫,收貨人發現豬腸衣受到腐爛、變臭、變色等不同程度的損壞,索賠損失金額150,456.20馬克。
貨方提出,貨物在裝船前業經上海商品檢驗局檢驗,該局出具的檢驗證書表明貨物質量良好,出廠后在裝貨碼頭上存放幾天不會造成貨物腐爛;在卸港卸貨后即運往收貨人倉庫,當時漢堡的平均氣溫為攝氏9度,不會造成貨物損壞;貨物的損壞原因是船方違反提單中關于“貨物積載于遠離加熱處的水線以下”的要求,將貨物裝載于燃油須經加熱的雙層油艙上面,而在航程中多次加熱油艙、泵油,致使貨艙溫度過高造成貨物損壞。
船方提出,上海商品檢驗局出具的檢驗證書是在裝船前一段時間作出的,不能證明裝船時貨物質量良好,如果貨物存放于碼頭上,貨物在太陽直射下也會腐爛變質;貨物積載于二號艙底層艙后部兩翼,該處下在是左右兩側壓水艙,并不是油艙;加熱油艙時貨艙溫度只有攝氏30底左右,不會造成貨物損壞;與豬腸衣裝在一起的22桶鹽漬羊腸衣沒有受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仲裁庭研究了雙方的主張和證據后認為:
1.大副簽字的原始貨物積載圖表明,至少有部分豬腸衣裝載于二號艙底層艙中央,船方提供的證據(空船試驗)不能證明在航程中加熱油艙時貨艙的實際溫度達不到貨物致損的溫度。
2.貨方提供的證據不能完全排除貨物在裝船前受損的可能性,也未能證明航程中貨艙內的溫度確已達到貨物檢驗人設想的致損溫度。
3.在考慮船方對本案豬腸衣損壞的賠償額時,應適用提單中規定的每件人民幣700元的限額。
基于上述意見,仲裁庭根據仲裁程序規則第19條規定對本案進行了調解。調解結果,雙方一致同意由船方賠償貨方人民幣70,000元最后結案。
船方應于收到本調解書之日后15天內用西德馬克或美元付款,匯率按實際支付日的匯率計算。
本案仲裁手續費和開支共計人民幣×××元,由貨方和船方各負擔×××元。貨方在提交仲裁時已預付×××馬克,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元,貨方尚應補付人民幣×××元。
海事仲裁委員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家庭冷暴力
2021-03-05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