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合伙有個人合伙和企、事業單位的合伙。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的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企業間、企業與事業單位間的合伙,《民法通則》將其規定在聯營一節中,各方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按照出資比例或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個人合伙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伙相比,在經營管理以及責任的承擔等方面都有不同之處。
合伙關系的認定
當事人間的法律關系是否屬于合伙是合伙糾紛的基本問題之一。有的案件當事人的爭議焦點之一就是是否為合伙關系,有的案件當事人雖然對合伙關系沒有爭議,但實際雙方并非為合伙關系。對合伙關系的正確認定是審理合伙糾紛的前提和基礎。
在我國民事法律體系中,個人合伙既不同于自然人個人,也不同于法人,有其獨有特點。法官判斷當事人間的法律關系是否為合伙,應從合伙的特定入手,即看當事人間是否有合伙協議,是否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合伙成員,是否共同出資、經營、勞動,有共同的經營利益。具體而言:
合伙協議是合伙成立與存續的必要條件
合伙協議一般應反映出合伙的實質內容,明確合伙人的權利義務,規定合伙的經營方式等。當事人間是否有合伙協議,法官應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判斷:
(1)當事人間有無書面合伙協議。書面合伙協議是當事人間合伙關系的直接證據,書面合伙協議應對合伙人的出資數額、盈余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伙、合伙終止等事項作出規定,合伙人在協議上簽字合伙即告成立,不以合伙人是否已出資為成立條件。如果當事人在書面協議中約定立刻出資多少錢,合伙作什么生意,但又約定一方負責日常經營,在合伙期滿后負責經營的一方返還另一方的出資并支付利息。顯然,這種書面協議僅具有合伙之名,實質為一種借貸關系。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無該合伙組織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登記的,反映出為合伙組織實體和合伙人、出資數額等情況的,應認定當事人間有合伙協議,因工商登記能夠反映合伙成立時的初始情況以及變更等情況。
(3)是否有口頭協議。沒有前兩項情況的,但具備合伙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協議。因為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種責任在法律上是一種加重責任,所以合伙當事人應簽訂書面合伙協議,但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法律允許有口頭協議。口頭協議必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法官對口頭合伙協議的認定應持慎重態度,對當事人有關合伙的陳述、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及證明內容等情況應嚴格審查,對存在矛盾不能合理解釋的,不宜認定為有口頭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