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有員工甲是在2004年2月1入職,2011年5月1日終止了勞動關系。其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800元:
現以上述例做如下分析:
第一種情況:企業開除員工甲,員工甲離職前的月平均工資為2800元。那么企業應當支付員工賠償金:(開除前的12個月平均工資)2800元*工作年限7.5年)*2倍=42000元;
問:為什么是7.5年不是7年?:因為員工甲方入職到離職是7年零3個月:因此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員工甲沒滿6個月因此是7.5年。
問:為什么是乘於2倍而不是按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即2800元*7.5個月呢?員工甲的勞動合同沒有到期,企業無法定理由開除員工甲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員工是2倍。
第二種情況:企業不開除員工甲而是與員工甲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企業應當支付員工甲經濟補償金即:2800元*7.5個月=21000元;
第三種情況:員工甲的勞動合同在2011年5月1日到期,企業不愿意與員工甲續簽勞動合同,企業應當從2008年1月1日開始計算員工工作年限,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即從2008年1月1日一年補員工甲一個月,員工甲應領的經濟補償金:2800元*3.5年=9800元;
第四種情況:員工甲的合同在2011年5月1日到期,員工甲不愿意與企業再續簽合同,那么企業無需補償員工任何費用,只需接清員工甲的工資并辦理離職手續,發給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即可。
以上四種情況請註意以下2點:
1、如員工甲的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那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那么給員工甲計算經濟補償金或賠償時,他的月平均工資只能按目前東莞市上年度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三倍計算即1200元*3倍=3600元。不能按5000元每月計算;(東莞市上年度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1200元);
2、如員工甲的工資年限超出了12年,那么也只能按12年計算。
3、重點之重:如企業在員工的勞動合同到期后仍然原意與員工續簽合同,那么請一定要最遲在到期之日前與員工續簽合同,如企業不愿意續簽或員工不愿意續簽也必須在合同到期之日接清全部工資,辦理離職手續,千萬不能讓他繼續在公司上班。否則公司有很大可能會面臨支付雙倍賠償金或從員工入職開始支付經濟補償金,而不是從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新農村拆遷補償多少一平方米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