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人撤銷權的情形
關于善意第三人撤銷權。《合同法》第47條第1款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合同法》第47條第2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
據此,與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法律行為之善意第三人不能決定自己行為生效,但可拒絕其生效,即決定其不生效;此時行使的是拒絕權,為不完全決定權,非撤銷權。與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法律行為之善意第三人行為是可不完全決定行為,非可撤銷行為。
在法理上,與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法律行為之善意第三人行為,屬表意不真行為之特殊形式;善意第三人拒絕自己的行為生效,屬拒絕表意不真行為生效。該行為之生效可能侵害他人權利,故善意第三人只享有不生效決定權,不享有生效決定權。
無權代理場合之善意第三人,可決定自己行為不生效;但因構成表見代理,第三人可請求本人承擔代理行為后果,法理上視為本人對外觀授權負責。故無權代理善意第三人行為是可完全決定行為。
無權處分場合之善意第三人,可決定自己行為不生效,不能決定自己行為生效,故無權處分善意第三人行為是可不完全決定行為。但因適用善意取得,無權處分善意第三人可取得標的物所有權。
二、撤銷權的性質
大陸法系國家加強對委托人權益保護的共同理由如下,信托關系畢竟是由委托人設立,受托人也是基于委托人的信任,由委托人來選定的。委托人出于一定目的設立信托,而這一目的又是通過受托人對信托的忠實執行來實現的。大陸法系國家的信托法正是以此為思想出發的原點,確認委托人為信托的當事人之一,直接授予委托人一系列與其信托當事人身份相適應的權利。這些權利涉及到信托的執行與受托人的變更等。從實際情況看,在督促受托人切實履行各項信托義務,確保信托目的的實現方面,確實起到了相當大的積極作用。
不過,這種意義上的強化委托人的權利并沒有超越信托的本質屬性,各國學者和實務界對此并無異義。然而,我國《信托法》卻不同于其他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突出和擴大了委托人的權利,將撤銷權同時賦予委托人。而這種賦予委托人的撤銷權,究竟是基于何種權利,委實需要探究。何人可以行使撤銷權,這是一個牽涉到是否尊重信托本質的原則性的問題,是信托法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基礎理論的大問題,不能簡簡單單將其概括為強化了誰的權利。
筆者認為,賦予何人撤銷權,實質上是與信托財產的法律性質息息相關,信托財產的最終歸屬權即是賦予撤銷權的關鍵。而最終歸屬權恰好正包含于受益權之中。
信托系委托人為受益人獲得信托財產的利益而設立的一種財產管理制度。為此,委托人將財產權轉移至受托人名下。
[1]而受托人則必須遵循委托人的意愿,管理和處分信托財產。一切有違信托宗旨的行為,都可視為違反信托。換句話來說,受托人雖然從形式上獲得了財產權的完整轉移,但其行使權利的范圍卻須受信托行為的約束。
[2]也就是說,其受約束以外的權利,應潛在性地存留于受益人(除信托財產的最終歸屬權外,一部分留于委托人)。我國《信托法》第47條規定:“受益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其信托受益權可以用于清償債務。”另外在第54條、55條、56條、57條的規定中都能體現出信托財產的最終權利歸屬人為受益人。
[3]既然各國都規定信托財產的最終權利歸屬人為受益人,那么即可證明受益人對信托財產擁有潛在性的所有權。而這種所有權的行使只是限定于信托終止或受托人違反信托的情形,在信托存續期間和受托人忠實、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時不得行使。依據各國信托法的相關規定,當信托終止或受托人違反信托時,視受益人為信托財產的最終權利歸屬人。
日本信托法、我國臺灣地區信托法、韓國信托法等都自始自終承認受益人擁有這種權利,只是圍繞撤銷權是屬物權還是屬于債權而持續論爭至今,并非異議于該權利應歸屬于委托人還是受托人、受益人。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第三人的撤銷權,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應該知道我們能不能使用,怎么使用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0-12-21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