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應符合什么要件
第一,脅迫人具有脅迫的故意。所謂脅迫的故意,首先是指脅迫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造成受脅迫者心理上的恐怖而故意進行威脅;其次,脅迫者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受脅迫者作出某種意思表示。一般來說,脅迫的故意并不包括脅迫者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自己獲得某種利益,牟利只是其動機問題。正是因為脅迫者具有脅迫的故意,因此其過錯程度是較大的。
第二,脅迫者實施了脅迫行為。如前所述,脅迫行為包括以將要發生的損害相威脅或直接施加損害威脅他人。脅迫者既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造成損害相威脅,也可以給法人造成損害進行要挾。脅迫并不一定以危害是否重大為要件,只要一方所表示施加的危害或者正在施加的危害足以使對方感到恐懼,就可以構成脅迫行為。需要指出的是,因脅迫行為是針對特定的當事人實施的,所以確定脅迫行為是否構成,應當以特定的受害人而不是一般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否感到恐懼為標準來加以判斷。即使一般人不感到恐懼,而受害人感到恐懼,亦可構成脅迫。
脅迫行為通常是在合同訂立時為強制對方訂立合同而實施的。在合同訂立以后,一方以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變更或解除合同也可構成脅迫。如果脅迫的目的并不在于迫使對方訂立合同,則此種行為將構成侵權或其他非法行為,而不產生脅迫訂立合同的問題。
第三,受脅迫者因脅迫而訂立了合同。也就是說由于一方實施脅迫行為使另一方心理上產生恐懼,即因為面臨損害或將要面臨損害,而產生一種恐怖和懼怕心理,在此種心理狀態的支配下,受脅迫人被迫訂立了合同。由于受脅迫人是在受到恐嚇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因此其意思表示是不真實的。不過,如果脅迫一方的脅迫行為并未使被脅迫人產生恐懼或者即使產生了恐懼,但沒有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則不能認為脅迫行為與被脅迫人的意思表示之間有因果關系存在。
第四,脅迫行為是非法的。脅迫行為給對方施加了一種強制和威脅,這種威脅必須是非法的、沒有法律依據的。如果一方有合法的根據對另一方施加某種壓力,則不構成脅迫。另外,合同訂立以后,一方拒不履行合同,另一方以將要提起訴訟等合法手段向對方施加壓力,要求其履行合同,也不構成脅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傷情鑒定收費嗎
2020-11-20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