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效力如何確定
1、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第1項、《合同法》第54條第1項的規定,因重大誤解成立的民事行為為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2、所謂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造成較大損失的意思表示。
二、構成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的條件
1、當事人對民事行為的內容有錯誤認識。
這些內容包括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如對價格的誤解:明明某照相機的價格為7998元,但是營業員看錯了標簽,將其以1998元的價格出售;再如對數量的誤解:明明是一只手表5萬元,營業員卻以一對手表5萬元的價格出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動機的錯誤認識一般不成立重大誤解。如意圖轉售而購物,后來動機不能實現,不得以重大誤解為由要求撤銷前一購物行為。
2、表意人基于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3、誤解因誤解方自己的過失造成,并非因受他人的欺詐或不正當影響造成。重大誤解一般是因行為人的過失行為造成,如果是由于行為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行為人無權要求撤銷。
4、這種行為后果造成了表意人較大的損失。從維護交易安全出發,如果沒有造成較大損失,應當認定行為有效,而不認為是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
基于重大誤解而為行為的當事人,對于因變更或撤銷民事行為而導致的相對人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注意重大誤解所為民事行為與合同解釋的區別。
重大誤解中的表示行為是明確的,即從外觀上看不存在歧義,只是內心意思與表示行為之間有差別。而合同解釋則主要是對表示行為本身存在不同的理解。另外從鼓勵交易的原則出發,也首先應當按照合同解釋處理,只有在合同解釋處理不了時,才按照重大誤解處理。因為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重大誤解”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房子要拆遷租戶會被賠償嗎
2021-03-18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這幾件事,你可能正在做
2020-11-09拆遷不考慮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13公房拆遷,我該怎么辦
2020-12-14阜陽市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規定是什么
2021-02-01男子夜造75座假墳騙拆遷款被判刑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