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脅迫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被脅迫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屬于無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二、無效合同的認定原則
1、不非(違)法即合法有效原則。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合同違反某強制性規定無效,合同才能被認定為無效,否則,一概不無效,此即所謂“法不設責即豁免”。
2、慎重對待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一般性規定的合同,不再被確認為無效。
3、認定合同無效一般應以當事人請求為前提,法官不要輕易主動地去認定和宣告。要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該請求權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根據合同法理論及《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來看,在法院作出合同無效的認定之前,該合同應該是有效的。
4、法官要慎重行使民事行為效力的釋明權。在司法實踐中如當事人未主張合同無效,則合同無效的確認是法官裁量的結果。筆者以為,除非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導致合同無效,法官以不釋明為宜,因為在此情況下認定合同無效是法官自由心證的結果,對此一二審法院及不同法官之間的認識會有所不同,這就可能會導致案件處理結果不同。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被脅迫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屬于無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辯護的技巧與策略有哪些
2020-12-26拆遷糾紛一般往哪個部門反映合適
2020-12-18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的效力
2021-02-11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將別人的隱私發網上如何處理
2020-12-16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