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協議與實際履行不符能否按實際履行
借款協議與實際履行不符一般按照協議履行。實際履行與合同約定不一致而雙方都不表示反對并且已經都實際履行了,就應當屬于意思自治的原則。實際履行,又稱實物履行原則,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必須嚴格按照合同所規定的標的去履行自己義務的原則。它包括兩層含義:
(1)經濟合同中規定的是什么標的,當事人就必須交付什么標的,不得擅自更換,不能用其他物品或金錢來代償;
(2)在經濟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情況下,違約方即使支付了違約金或賠償金,也不能免除其履行合同的責任,如果受害方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的,違約方還應按照合同規定的標的繼續履行。
合同約定與實際履行不一致怎么處理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二條 【瑕疵履行違約責任】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若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改變了合同約定內容而履行的,且另一方不接受該履行行為,那么改變履行的一方屬于履行瑕疵或履行錯誤,需承擔違約責任,還需按照合同約定重新履行。
若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改變合同約定內容而履行,且另一方同意,并接受。這種情況屬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改變了合同原約定的內容。屬于新的合意,具有法律效力,應當以實際履行為準。
如在勞動合同糾紛中,公司發給勞動者的工資單、崗位變化通知等。因為隨著勞動合同的持續履行,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本身就必然會不斷變化。隨著勞動者工作時間的增加,其休假、獎金標準發生的自然變化等等,都屬于勞動合同的變更。因此,對于依法變更勞動合同的,只要能夠通過文字記載或者其他形式證明的,可以視為“書面變更”,按實際履行為準。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借款協議與實際履行如果不相符的情況,那么往往需要具體問題具體的進行分析,?主要還是需要看雙方當事人是否同意,?如果同意的那么并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有一方不同意的建議,可以咨詢律師幫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廠房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14營業房拆遷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1-02-21拆遷買的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