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案由于合同在簽訂時俸*華為無權處分人,依照我國合同法規定無權處分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即合同法第51條之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無權處分行為是一種效力待定的行為,無權處分人與相對人訂立了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經權利人追認或行為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后,合同自始有效。但筆者認為,將此類行為定位于效力待定合同,雖然保護了財產關系的靜態安全,但未能兼顧對動態的交易安全的保護,也未能充分保護權利受讓人的利益。效力待定的觀點有違妥當,可以說是無效說與有效說的簡單折中,將合同效力的困擾拋給了利害關系人”,忽略了許多問題和隱患。更重要的是,它與我國關于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選擇在理論上不能保持一致,故仍有加以完善的必要。筆者現就無權處分的合同效力問題作一些探討。無權處分是指無權處分人就權利標的物所為的處分行為。所謂無處分權人,就是對歸屬于他人的財產沒有權利進行處置或者雖對財產擁有所有權但由于該財產上設有某種負擔而對此不能進行自由處分的人。無權處分,除法律特別規定外,不生處分的效力。對此,世界各國的立法與理論并無分歧。但是這里的不生處分之效力”應如何理解?其是否包括因無權處分所訂的合同亦屬無效,還是僅指不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由于各國對處分的理解不同,其對無權處分所訂合同的效力認定也大相徑庭:在當代大陸法系各國的立法與理論中,對處分行為的理解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債權意思主義立法模式,不承認獨立于債權行為的物權行為概念,無權處分所訂合同一律無效。這以法國、日本民法為代表,如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明確規定:出賣他人之物品者,無效。”以買賣合同作為原因的所有權的變動完全依據合同中當事人的意思來判定,只要雙方當事人的合同成立、生效,則標的物的所有權當然發生轉移。第二種是公示要件主義立法模式,無權處分場合中的合同是有效合同,但如果讓與權利的人對財產無處分權,則其實施的動產的交付與不動產的登記不發生法律效力,即不能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這一模式為瑞士、奧地利、韓國等國家的民法所采用,如瑞士民法典第963條規定:不動產登記,須依不動產所有人的書面聲明作成。該所有人對該不動產須有處分權。”此處所有人”,參照該條第2款的規定,應解釋為讓與人。因此,瑞士民法典僅僅要求讓與人在進行動產交付或不動產登記時須有處分權,而并不要求在訂立合同時即具有處分權,即訂立合同時讓與人是否有處分權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第三種是物權意思主義的立法模式,無權處分情況債權合同有效,但物權行為如不經權利人事后追認或處分人取得處分權,則屬無效行為。這一模式為德國、我國臺灣地區民法所采納,如德國民法典第185條第2款規定:1、非權利人對標的物所為的處分,經權利人事后追認,或因處分人取得標的物時,或權利人成為處分人的繼承人而對其遺產負無限責任時,為有效。2、在后兩種情形,對標的物有數個相互抵觸的處分時,則只有最先的處分為有效。”這里的處分是專指物權行為而言,并不包括債權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被燙傷的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1-11沒有衛生許可證處罰多少罰款
2020-11-09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21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如何進行土地流轉
2021-03-22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潮州潮安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