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認定一
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約能力。
行為人的履約能力可分為完全履約能力、部分履約能力和無履約能力三種情形,應分別不同情況加以認定:(1)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2)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只履行一部分,如果其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毀約或避免自身損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觀原因造成,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誘使相對人繼續履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3)有部分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4)有部分履約能力,同時亦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即使最后合同未能完全履行或完全未履行,一般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但是,如果行為人的履約行為本意不在承擔合同義務而在于誘使相對人繼續履行合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5)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之后仍無此種能力,而依然蒙蔽對方,占有對方財物的,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6)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但事后經過各種努力,具備了履約能力,并且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則無論合同最后是否得以完全履行,均只構成民事欺詐。
合同詐騙認定二
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有無詐騙行為。
詐騙行為絕大多數是作為,而不可能是單純的不作為。其主要表現為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從司法實踐中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欺詐行為,即使合同未能履行,也不能定合同詐騙罪。沒有詐騙行為,不能定合同詐騙罪,但是有詐騙行為也不一定構成合同詐騙罪。要正確認定合同詐騙罪還須結合其他客觀因素作具體分析。一般說來,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行為人在事實上虛構了某些成分,但是并未影響合同的履行,或者雖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足以說明行為人無非法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故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