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具備合同解除條件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自始消滅或向將來消滅的一種行為。
(一)合同解除以有效成立的合同為前提。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由于主客觀情況的變化,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或不可能,當事人不得已而采取的處理雙方關系的一種特殊措施。合同解除制度是要解決有效成立的合同提前消滅的問題,這是區別于無效、撤銷、履行等制度的關鍵所在。但在單務合同中,由于只有一方承擔義務,其不履行時,不必借助于合同解除去解除雙方的法律關系。因此,在學理上應對合同解除只限于雙方合同而不適于單務合同的解除。
(二)合同解除應具備解除的條件。合同依法成立后,即具法律約束力,只有具備了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法律才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以滿足當事人利益的需要。合同解除的條件,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是當事人約定。當然,也可以協商解除合同。所以,合同解除有協議解除、約定解除、法定解除之分。
(三)合同解除必須有當事人的行為。我國未采取當然解除,因此當解除條件具備時,合同并不必然解除,欲使它解除需要當事人的解除行為。應向相對人為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須以通知方式為之,法律另有特別規定的,應以規定。不過,在適用因情事變更原則時的解除,是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裁決的,不需要解除行為。
(四)解除權有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各國學者還依照各國民法對法定解除權方式,將法定解除權分為一般的法定解除權和特殊的法定解除權。前者是指各種合同所共有的,通常規定在債編總則或合同法總則;后者則是各種不同合同種類所特有的,通常規定在債編分則或合同法分則。我國《合同法》中有同樣的劃分。
(五)解除合同的效力是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合同關系消滅。但對于消滅溯及既往還是僅向未來,各國立法不盡相同。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明顯的差別。我國法律尚無直接的規定,有的學者認為無溯及力。但在實踐中,確實有些合同的解除有溯及力較好,也有些合同解除無溯及力更為適當。如果無溯及力,就與無效、撤銷不同,無效、撤銷的合同一律有溯及力,且與附解除條件也不同,因為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只向將來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附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2021-03-14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刑事犯罪中的罰金一定要交嗎
2020-11-10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村委會可以簽訂土地轉讓協議嗎
2021-02-25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征地拆遷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整改措施是什么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