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和撤銷雖然都是合同消滅的制度,但兩者并不相同。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當解除合同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雙方當事人以協議方式解除合同或者一方行使約定解除權而解除合同稱為合意解除。合同解除的條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稱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適用于所有合同的條件為解除條件,有的則僅以適用于特定合同的條件為解除條件。前者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為特別法定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了一般法定解除條件:“
(一)因不可抗淡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了僅僅適用于特別合同(租賃合同)的解除條件:“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因意思表示不真實,法律允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而使已經生效的合同歸于無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的解除和撤銷主要區別在于
其一,從適用范圍來看,撤銷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不僅適用于欠缺有效要件的合同領域,而且適用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及民事行為場合;而解除僅僅適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提前消滅的情況。
其二,從發生原因來看,撤銷的原因由法律直接規定;而解除的原因既有法律規定的,也有當事人約定的。
其三,從發生的效力看,撤銷都有溯及力,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開始起無效;而解除則往往無溯及力,只有在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或者法律有特別規定及違約解除非繼續合同時,才有溯及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訴訟案件舉證的注意事項
2020-11-09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