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贈與房產,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
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要件,可分客觀要件及主觀要件。
客觀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必須存在有效的債權。這是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前提和基礎。需要明確的問題是,可行使撤銷權的債權是否必須已屆清償期?各國立法例及學說,見解不一。最高法院認為,人民法院在審查撤銷權是否成立時,可以適當放寬該構成要件,不必要求債務履行期必須屆滿。
(2)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財產的行為,且發生法律效力。一般處分行為可分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這里僅指法律上的處分,因為能成為撤銷權標的的,一般只能是法律行為,并且還僅限于債權行為,物權行為是否可撤銷,目前有爭議。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發生了法律效力,如果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并沒有成立或者生效,或者就是屬于法律上的當然無效的行為,債權人對于這些行為都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必要。
(3)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必須害及債權,可能致使債權人的債權難以實現或者完全不能實現。這是債權人撤銷權構成的一個重要判定標準。如果債務人資力雄厚,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權時,即使債務人實施減少其財產的處分行為,債權人也不能行使撤銷權。
主觀要件:債務人與第三人進行有償民事法律行為時,必須有惡意。在債務人實施無償行為,即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的情況下,由于第三人沒有支付對價,因此可以推定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是為了減少其責任財產,主觀上具有損害債權的意圖(這種推定在法律上稱為惡意推定”)。除非債務人能夠舉證證明自己的這一行為并未危害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推翻這種推定。在有償行為場合中,如何判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惡意,一般存在觀念主義和**主義兩種主張。觀念主義認為,債務人的惡意是指債務人對其行為可能造成履行無資力從而有害于債權的后果具有一定的認為,不必有詐害的意思;而**主義認為,不僅要有一定的認識,而且主觀上要有詐害他人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有詐害債權人的意圖。
我國《合同法》基本上采取觀念主義,其中對于債務人的惡意,只要舉證債務人存在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行為,就足以表明其主觀有惡意。而對于受讓人的惡意,則一般僅要求舉證其知道明顯的低價”即可,而不宜要求其知道給債權人造成損害,更不應要求第三人是否具有故意損害債權人的意圖,或者是否曾與債務人惡意串通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債務人無償贈與房產,侵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債權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撤銷權的,需要以債務人為被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動遷款被家人拿了怎么辦
2021-01-28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