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單位怎樣追償
用人單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1、用人單位的損失必須以實際發生為準,對于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救濟的債權如拖欠貨款,不宜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2、在認定勞動者過錯時,應考量損害的發生與勞動者崗位職責之間的關聯程度,如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指派從事超出其崗位職責范圍的工作而導致損害發生,則不宜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3、在確認過錯程度時,要將企業經營風險、管理人員過錯與勞動者崗位職責、過錯進行全面綜合衡量。
4、在確認賠償金額時,要考慮勞動者的工資收入、過錯程度綜合認定。
5、在要求勞動者實際履行賠償義務時,根據相關規定,只能要求勞動者進行限額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關于員工擅自離職違約金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2、《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3、《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應該單位怎樣維權?面對員工擅自離職的情況單位是克扣員工工資,作為普通的員工應該要能夠遵循好相關的規定,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面臨單位的追償或不合理對待,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的新房應如何進行驗收
2021-01-16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簽訂個人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25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2020年舊房拆遷補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26修高鐵占用房屋怎么賠償
2021-01-07農村征地拆遷涉及的宅基地如何補償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