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什么情況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二是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三是勞動者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四是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五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經濟補償金應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第二、四、五種情況,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南寧市征收集體土地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3拆遷戶被法院強制執行拆遷怎么辦
2021-01-22拆遷安置房有房產證不滿五年可以交易嗎
2020-12-13城中村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5農村耕地征用補償糾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