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條例》的目的及意義
推行政府信息公開,是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是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多次下發文件,部署、推動政務公開工作。為了統一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強化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的責任,明確政府信息的公開范圍,暢通政府信息的公開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和保障機制,國務院制定了《條例》。
《條例》的出臺將產生如下深遠的意義:
一是可以使行政機關的職責權限、辦事程序、辦事結果、監督方式等為人民群眾廣泛知曉,有利于規范行政權力的正確行使,確保行政權力不被濫用,實現依法行政;
二是有利于加強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從制度上遏制和預防腐敗,避免行政行為暗箱操作,填補權力運行機制中的漏洞,減少腐敗行為發生的機會;
三是有利于強化社會監督,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經濟事務管理的渠道,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廉潔奉公的自覺性;
四是有利于行政機關更好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聚民意、集民智、凝民心,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不斷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條例》確立的主要制度
(一)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含義
《條例》第二條規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開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公開與社會成員利益相關的信息,允許社會成員通過查詢、閱覽、復制、摘錄、下載等方式予以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開與通常所說的政務公開相比,前者范圍更廣(如重大建設項目的實施情況屬于政府信息,但不屬行政事務),更注重結果(包括過程中的某些結果)公開而非過程公開。
(二)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制度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一項行政工作,必須有相應的主管部門。《條例》第三條規定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政府信′惠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把政府辦作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考慮:(1)政府辦負責行政公文的草擬、審核和對外發布,熟悉政府信息的制作、獲取、加工和整理流程,掌握大量的政府信息,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2)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涉及到所有行政機關,政府辦能夠更好地承擔組織協調工作,解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但從各地政務公開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看,各地做法不盡一致,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設在政府辦的有23個,設在監察部門的有6個,設在法制部門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各有1個。為了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溝通協調,主管部門的設置應當盡量統一,同時主管部門的確定屬于地方政府的職權,既要通過引導逐步統一,又要照顧現實。因此,《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政府辦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門可以作為政府信息公開主管部門。
政府信息公開涉及大量的繁雜的事務,必須落實到具體機構承辦。因此,《條例》第四條規定政府部門應當指定機構負責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并對指定機構的具體職責作了明確規定。
(三)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主體制度
《條例》規定的政府信息公開主體主要是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這兩類主體是政府信息的擁有者,也是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承擔者。《條例》規定,各級政府及縣級以上政府部門要建立健全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并指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
此外,教育、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保、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公共交通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也制作、獲取了大量社會公共信息。公開這些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公共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合法權益。為此,《條例》也將這部分公共企事業單位納入了調整范圍。同時,考慮到這些公共企事業單位不是行政機關,《條例》特別規定,這些單位應當參照《條例》,公開其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制作、獲取的信息,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制定。
(四)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制度
政府信息公開范圍是《條例》的核心內容。為了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條例》從我國實際出發,總結國內部分地方政府信息公開立法的經驗,從三個方面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作了規定:
一是明確了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范圍。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各行政機關要按照上述要求,確定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同時,為了保證主動公開的要求能夠落到實處,《條例》還根據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鄉(鎮)政府的工作職責,分別規定了其應當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
二是確立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制度。政府信息量大面廣,涉及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政府信息只涉及部分人和事,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生產、安排生活、開展科研等活動具有特殊的作用。為了保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所需要的政府信息,《條例》規定: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形式、答復方式和時限要求,《條例》也作了規定。
三是明確了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范圍。這是國外政府信息公開立法普遍采取的做法。《條例》從我國實際出發,根據地方政府信息息公開立法的經驗,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布制度
為保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方便、及時獲取政府信息恝,《條例》從以下四方面作了規定:
一是,行政機關應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公開;
二是,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惑查詢場所,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各;
三是,行政機關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信息公告欄、電子信息屏等場所、設施公開政府信息;
四是,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并及時更新,對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原則上應當在其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六)關于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及時、準確地獲取政府信的措施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時、準確地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效性,《條例》在設定具體制度時充分考慮不同社會群體平等獲取政府信息惑的需求,在對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統一規范、嚴格約束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各地方、各部門政府信息息公開工作的實際情況,要求行政機關根據實際,采用多種方式公開政府信息。
一是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息,發現影響或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不完整信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準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二是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發布政府信息恝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當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
三是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息;
四是各級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配各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查閱、獲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
五是行政機關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信息惠公告欄、電子信息屏等場所、設施,公開政府信息;
六是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惠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并及時更新。
(七)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和保障制度
公開政府信息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有效形式,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必須通過加強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推動政府信息惠公開,使政府信息息公開成為政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為此,《條例》建立了政府信息氮公開工作的監督和保障制度。
一是各級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社會評議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考核、評議;
二是政府信息惠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和監察機關負責對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是各級行政機關定期公布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惠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四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應予調查處理;
五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此外,《條例》還對違反相關規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等行為設置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醫療糾紛賠償款分割有期限嗎
2021-01-31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