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收補償款離婚可作為共同財產分割嗎?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征用的土地個人婚前承包,獲取的補償款應歸個人所有。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征地補償款是在結婚之后取得,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目前,我國法律對征地補償款的權屬并無明文規(guī)定。《婚姻法》第17條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取得的共同財產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對“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的范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也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yǎng)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另外,我國《婚姻法》第18條規(guī)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財產: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可見,我國現行法律或司法解釋對土地補償款的權屬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或解釋,因此主張個人所有或者主張共同所有,都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但是,土地補償款具有專屬性特征。《物權法》第42條第2款規(guī)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應當足額支付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款等費用。因為土地是農民最大和最后的保障,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補償費實質是對失地農民這一特定身份人群的一種生活保障,是失地農民今后生活的主要依靠。農民耕種的責任田被征用,是對土地經營權的永久性喪失,從而失去一份重要的生活保障。由此可見,土地補償款是對失去耕地農民個人的一種金錢補償,具有明顯專屬性。
二、共同財產的認定
夫妻關系續(xù)存期間夫妻共同擁有的財產主要包括法定和約定兩類,在夫妻一方婚后死亡或者離婚后必須對共同財產進行認定,以保護公民合法的財產權益。
法定共同財產
法定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夫妻雙方婚前或婚后未對夫妻財產作出約定或者約定無效的情況下,直接適用法律規(guī)定的夫妻財產制度。我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采取的是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制度,并明確規(guī)定,在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時,才適用法定財產制。法定財產制中又可分為法定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剩余共同財產制,聯合財產制等。根據我國新婚姻法規(guī)定,我國的法定財產制包括了17條規(guī)定的法定婚后所得共同制和18條規(guī)定的法定特有財產制。
婚姻法第十七條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范圍作出了規(guī)定,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
(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對于繼承遺產的所得,指的是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是對財產的實際占有。即使婚姻關系終止前并未實際占有,但只要繼承發(fā)生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繼承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第十八條對應為夫妻一方的財產范圍作了規(guī)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法定夫妻共同財產特征
第一,時間的限定性。即從領取結婚證開始,到解除夫妻關系為止的婚姻關系存續(xù)的整個期間的勞動所得、生產經營所得、投資所得、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和贈與所得,以及其它合法所得都是夫妻共同財產。即使雙方未同居、或分居兩地,也不論財產是一方或者雙方分別管理、使用,只要是婚后所得財產,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如工資,獎金,是最具有時間性的。
第二,僅局限于所有權范疇的財產的歸屬利益。即有形的實物、現金和可預見的收益。
約定共同財產
約定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婚姻當事人通過協(xié)議形式,對婚前、婚后財產的占有、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債務的清償、婚姻關系終止時的財產清算等事項作出約定的一種財產制度。《婚姻法》第19條第1款規(guī)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
夫妻或擬結為夫妻的當事人,訂立財產約定要產生法律效力,必須具備一般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
第一,當事人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第三,當事人親自為的行為,不適用代理
第四,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綜合上面所說的,夫妻共同的財產是需要在婚后所得到的才能算,對于征地的補償款,就要認定是否為婚后所得到的,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分割,所以,財產的分割是需要雙方好好的協(xié)商,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離婚時財產分割的問題。
夫妻共同財產要怎么分割?
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什么樣的婚姻是軍婚,國家對軍婚有哪些優(yōu)惠政策
2020-12-31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未盡贍養(yǎng)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