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就是有效的嗎
《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既然是協議,一方發出訂立合同的要約(邀請),另一方承諾,那么協議就客觀存在了,這就稱為合同成立。合同只需要內容明確具體,當事人意思表達一致就可以成立。合同的生效指合同在法律上發生效力,協議的內容對雙方產生約束力。合同成立后,必須符合法律要件才能產生約束力,包括:
1、當事人有與協議相適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小孩子是不能簽大合同的。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
(1)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合同法有一個例外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2)對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須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同時還要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部門授予的權限范圍內簽訂合同。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2)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3)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4)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一般來說,合同成立時就生效。
4、當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生效的時間,比如到一定期限后生效,或一個條件滿足后生效,成為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合同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以上就是“合同成立就是有效的嗎”的解答。合同成立并不意味著有效。因為成立的合同與有效合同有一定的區別,所以雙方在簽訂時一定要注意合同條款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否能成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對雙方來說都是損失。如果您有法律需求,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在爭議期間是否正常執行
2021-03-05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