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協議管轄法院
買賣合同的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被告所在地法院都可以管轄。“商品到達需方廠內”可以視為合同履行地。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僅約定了交貨地點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協議管轄
協議管轄又稱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糾紛或者財產權益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以協議的方式選擇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債權糾紛中,只有合同之債可以協議管轄,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關于協議管轄的適用范圍,在原有的“合同”糾紛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包括因物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而產生的民事糾紛。
簡介
指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達成書面協議,將其爭執交由某個國家審判。因為一國法院適用其本國的抵觸規則,所以,除當事人另有意思表示外,選擇管轄與選擇適用的法律一致,決定了國際民事管轄權,同時也就決定了所適用的實體法。協議管轄的意義較合意管轄為狹。前者必須有雙方當事人明示同意管轄,而后者除雙方當事人明示同意管轄外,也可由一方默示同意而成立。例如,被告在原無管轄權的一個法院被訴,而不抗辯該法院沒有管轄權,逕直對該案的實質進行辯論時,即視為合意管轄。
作用
當事人意思的作用:一般說來,當事人的意思本身便可作為國際管轄權的根據,因此協議管轄又稱當事人意思自治。某些國家如意大利、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等把協議管轄這一原則直接或間接規定在關于國際管轄的立法中。蘇聯法律一般地承認協議管轄原則。另一些國家如民主德國、聯邦德國、法國、奧地利等,雖在立法中尚無有關協議管轄的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卻把國內管轄之關于協議管轄的規定引伸適用于國際管轄上。英國至少在契約發生的訴訟方面是承認協議管轄的。但也有極少數國家還不承認協議管轄。
表示內容
當事人的意思可表示不同的內容:①或者,將具體案件交由本無管轄權國家的法院審判。這種協議可能意味著排斥一切依法本有管轄權國家的法院審判,也可能意味著創設同依法得受理的一些國家并行的另一國的管轄權。在前一場合,當事人有意產生一個排他性的國際管轄權;在后一場合,當事人的意思僅是在原有國際管轄權的國家外另加一個國家的管轄權。②或者,僅就原有國際管轄權國家中選擇其一。在這一場合,當事人的意思是排斥其他有權受理國家的管轄。
你可以選擇咨詢我們的律霸網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的營業執照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30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