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有什么限制
(一)根據民事法第127條的規定,應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
(二)什么是管轄權異議
1、管轄權系指,某訴訟案件在確定民事法院具有審判權后,決定由哪一個“民事法院”進行審理之權限,故管轄權又被稱為“具體的審判權”。而由上述可知,必先有審判權,才有管轄權之問題;若沒有審判權,自無庸討論是否具有管轄權。
2、法院要對案件具有管轄權,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法院對所涉案件具有“主題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審理該類型的案件的權力,同時,法院還需對案件當事人具有“個人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對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作出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裁決的權力。
二、管轄權異議裁定期限是多久
1、法律對管轄權異議審理期限規定如下:
(1)提出。收到起訴狀后15天的答辯期內提出。
(2)審理。法院應在收到異議申請后15日內審理完畢。
(3)上訴期。不服管轄權異議裁定的,當事人應在10天內提出上訴。
(4)上訴審。二審法院應在立案后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民事訴訟法》第176條:“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2、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限
(1)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其時限即為15日。我們從前文的對管轄權異議主體、客體的分析,可知這一規定是不合理的。首先,從法條上看,它存在著邏輯性錯誤,因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辯狀;其次,這一規定也缺乏靈活性,例如中途參加訴訟的共同訴訟人、第三人應當在什么時候提交呢?對此,應當針對不同的主體,制定變通的規定。有學者建議,應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總體上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審理之前或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管轄權異議,凡中途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可作特別規定,即他們在接到法院告知其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正式通知后十日內提出
而且,在提出管轄權異議時當事人一定要提出合理的理由,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你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上面還有專業的律師長期駐留,可以為您進行法律咨詢。
律師推薦:清-遠律師北京律師金律霸師益陽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公安局有權沒收違法所得嗎
2020-11-22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婚姻的效力意思表示真實與否
2020-12-19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沒有建房手續一定是違建嗎收到期限拆遷通知書后該做哪些事
2021-02-16公益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