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訴訟中當事人有哪些權利義務
訴訟離婚是指夫妻雙方就是否離婚或者財產的分割、債務的分擔、子女的撫養等問題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而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后,通過調解或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一種離婚制度。離婚案件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離婚案件當事人在訴訟中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有哪些?離婚訴訟是民事訴訟的一種,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離婚案件當事人享有下列權利:
1、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2、有委托代理人代為訴訟的權利。
3、有申請案件承辦人及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回避的權利。
4、有提供證據的權利。
5、有辯論的權利。
6、有申請法院調解的權利。
7、對法院的判決不服有提起上訴和申訴的權利。
8、有自行和解的權利。
9、有查閱庭審材料的權利。
10、有復制庭審材料和法律文書的權利。
11、有就有關事項要求重新鑒定、調查和勘驗的權利。
12、原告有提出撤銷,變更和放棄訴訟請求的權利。
13、被告有承認、反駁原告訴訟請求的權利。
14、被告人有要求法院送達起訴狀和進行答辯的權利。
15、勝訴一方有申請執行的權利。
二、起訴離婚當事人必須出庭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到庭,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作出判決。”
離婚是夫妻雙方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它將導致當事人雙方身份關系的變更,所以離與不離都要當事人親自表態才行。而且調解是離婚訴訟中的必經程序,“調”后是否能“解”也必須當事人親口說了才算數。正因為如此,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必須親自到庭。
離婚案件中的當事人主要就是夫妻雙方,但是在被告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一般是由其法定代理人出庭的,這個時候被告一方可以不用出庭。但若是原告方的話,則在開庭的過程中就不能以自己已經委托了專門的律師為由,而拒絕出庭參加庭審,這樣可能會導致案件被撤訴。
離婚訴訟反訴狀如何書寫?
離婚訴訟中需要搜集的證據有哪些
最新女方提出離婚訴訟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