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前的準備,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開庭審理前,為保證庭審工作的順利進行,由審判人員依法所進行的一系列準備工作的總稱。
(一)組成合議庭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由審判員或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成員應是3人以上的單數。
(二)交換訴狀
交換訴狀主要向被和原告發送有關文書。一方面,人民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和應訴通知書發送被告,通知被告應訴。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應在收到被告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作出具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不過,提交答辯狀是被告的一項權利,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人民法院的審理。但被告在法定時間內,不提交或者沒有正當理由逾期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的,應當認定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和依據,判決被告敗訴。
(三)處理管轄異議
當事人對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有權提出異議。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在收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異議成立的,受訴人民法院應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則應裁定駁回。
(四)審查訴訟文書和調查收集證據
這是審理前準備的中心內容。通過對原。被告提供的起訴狀、答辯狀和各種證據的審查,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案情,熟悉原告的訴訟請求和理由、被告的答辯理由及案件的爭議點。人民法院如果發現當事人雙方材料或證據不全,應當通知當事人補充;對當事人不能收集的材料和證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需要主動調查收集證據。對于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并將交換證據的情況記錄在卷。
(五)審查其它內容
在了解案情的基礎上,人民法院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審查和決定下列事項:更換和追加當事人;決定或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決定近的合并與分離;確定審理的形式;決定開庭審理的時間、地點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名譽侵權怎么處罰
2021-02-15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非法運輸煙花爆竹的要坐牢嗎
2021-03-21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