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執行完畢后,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上述法律是我國執行回轉制度的最根本性規定。
執行回轉,又稱再執行,是指在案件已經全部或者部分執行完畢后,因執行依據被撤銷,對已經被執行的財產,由人民法院根據新的法律文書,重新采取強制措施,恢復到執行開始前的狀況的一種制度。執行依據被撤銷后,基于它所實施的執行行為無效,為彌補因執行依據錯誤給被執行人造成的損害,就需要建立執行回轉制度以救濟被執行人。但是,實踐中往往會發生執行回轉困難或執行回轉不能實現的情況,實質上使得被執行人產生了經濟損失。這種情況下,被執行人的損失是否能得到國家賠償呢?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上述規定僅規定了執行錯誤可以要求國家賠償,但是并未將執行回轉納入賠償范圍。1996年5月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幾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發生錯判并已執行,依法應當執行回轉的,或者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申請有錯誤造成財產損失依法應由申請人賠償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從這一司法解釋可以看出,人民法院錯判并已執行,依法應當執行回轉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即使因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發生錯判而導致被執行人財產被錯誤地執行,也不能要求國家賠償,我國法律專門設立了執行回轉制度來救濟被執行人的權益。人民法院裁定執行回轉后,執行回轉因取得財產的人無能力返還而不能實現的情況,就像勝訴的當事人因對方無財產可供執行而無法依據生效判決取得財產的道理一樣,是當事人的訴訟風險,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0年老員工能不能辭退
2020-11-17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