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系的建立和婚姻關系的解除都應該是夫妻雙方的共同決定,但通常情況下,解除婚姻關系時,會發生一方不同意的現象。雙方無法達成協議離婚,執意離婚的一方就要通過提起訴訟。那么在一方欲解除夫妻關系時,女方已經懷孕,懷孕時的離婚官司能否被受理呢?
一、我國法律關于離婚的規定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終止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是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解除婚姻關系,后專指通過法律程序解除夫妻關系。我國實行婚姻自由原則,當夫妻雙方感情破裂時,在雙方對財產分割、孩子撫養權達成一致時可以選擇離婚。當雙方對上述條件不能達成一致時,又無法繼續生活下去,可以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合理合法的判決離婚。
二、女方懷孕期間,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依據《婚姻法》第34條、《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5條的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該條同時規定了例外情況,即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受上述條件限制。這里,關鍵是看哪些情況屬于“確有必要”而不受此限制。從審判實踐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看,“確有必要”的情況,目前一般是指女方因通奸懷孕(不包括女方婚前與他人發生性行為而導致懷孕)的情況。男方在女方通奸懷孕后或在女方分娩一年內提出離婚訴訟的,法院就應受理。另外,女方分娩后一年內,男方仍然不能提出離婚。從立法精神上看,法律上限制男方在女方分娩后一年內的離婚起訴權,不但是為了嬰兒的正常發育成長,也是為了女方的身心健康。
三、夫妻感情破裂,女方懷孕,女方可申請離婚
即使夫妻感情不和,妻子懷孕了,不同意離婚,丈夫是無權提出離婚的。在妻子無重大過錯原則前提下,是不能訴至法院離婚(不能走訴訟離婚的程序)。如果妻子同意離婚,雙方可以直接協議離婚。還是和普通的離婚程序有所不同的。
我國婚姻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出于對女方和嬰兒健康的考慮,一般不允許女方懷孕或分娩一年之內申請離婚。但如果是女方覺得雙方案情破裂確實需要離婚的,法院是給予支持的。無特殊情況。
夫妻兩地分居怎么辦,分居離婚要滿足什么條件?
女方單方面提出離婚需要哪些條件
2020最新離婚起訴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