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抗力有哪些類型
現代社會中,由于人類活動范圍日益擴大,民事活動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影響與干擾日重;同時,由于人類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社會矛盾與利益沖突亦日益復雜,戰爭、罷工、政府政策調整等社會因素亦影響著民事活動。在這些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中,到底哪些應納入不可抗力的范圍作為法定的免責事由,應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
按照通常理解,不可抗力主要有以下幾類:
1、自然災害
2、社會異常事件
3、政府行為
4、技術風險
二、發生不可抗力會產生的影響
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對合同產生實質影響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其一,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其二,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其三,造成合同不能按時履行。
對此,《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責任。根據這一規定,不可抗力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的,如標的物全部滅失或毀損,導致合同履行的客觀不能,當事人免予承擔違約責任。如不可抗力發生后,合同履行在客觀上仍為可能,但合同目的已根本不能實現,則合同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對此,《合同法》第94條在規定法定解約權的情形時也作了規定,即將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作為法定解約權的第一種情形。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免除部分不能履行的責任,對于仍可履行的部分,雙方既可以協商解除,如果對方認為仍有履行之必要,則也可以實際履行尚存部分的義務。在合同履行期限內發生不可抗力造成當事人履行遲延的,當事人可以免除遲延履行的責任,合同是否繼續履行依當事人自由協商決定,可以繼續履行,也可以解除。在當事人遲延履行情況后發生的不可抗力,則不能作為免責事由,因為當事人陷入履行遲延,即已構成違約,自不得對自己違約后發生的任何事由援引為免責抗辯事由,此正體現了對違約行為的制裁。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不可抗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免除部分不能履行的責任,對于仍可履行的部分,雙方既可以協商解除,如果對方認為仍有履行之必要,則也可以實際履行尚存部分的義務。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律師打官司的作用和重要性
2021-03-25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自己貸款能用別人的抵押物嗎
2021-03-21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