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案件原告惡意訴訟能撤訴嗎
原告可以撤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guī)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二、惡意訴訟行為構成要件
第一,必須是直接故意,不能是間接故意。也就是說,行為人一方直接依其行為追求損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
第二,行為人對于禁止性法律規(guī)定或者對他人受到保護的權利公然的漠視;
第三,行使正當權利的行為一般不被認為是惡意,但顯然是以追求他人損害為目的或者為主要目的的,不在此限。
在侵權責任法領域惡意的特殊意義在于,某些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需要有主觀上的惡意,比如惡意告發(fā);另外,在權利損害賠償責任的時候,惡意對于賠償數(shù)額之確定具有意義。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里面規(guī)定,要考慮加害人一方的主觀的過錯程度,考慮過錯程度就是判斷加害人一方是惡意的還是一般故意,還是重大過失的以及一般過失的,根據(jù)其過錯程度不同承擔的賠償責任也是不一樣的。這是主觀方面的惡意,我們采取了一種比較狹義的或者是較為嚴格立法來界定惡意訴訟,認為需要有主觀上面的惡意,不僅僅是故意,僅有故意是不夠的。
其次,要有客觀方面的行為,就是提起民事訴訟或采取其他相似的手段告發(fā)受害人。如果沒有實施提起民事訴訟的行為或者沒有告發(fā)他人,就不認為構成惡意訴訟,也無需承擔侵權責任。在客觀方面要求這樣的訴訟請求或者告發(fā)沒有法律依據(jù)。
最后,基于上述客觀行為所造成的結(jié)果。受害人一方受到的損害在很多案件中都是十分復雜的和綜合性的,既可能包括財產(chǎn)損失、精神損害或者其它正當權利之行使受影響,但是法律只能夠救濟財產(chǎn)損失和精神損害。如果某一個人要升遷的機會因侵權行為而喪失,侵權法對此就難以進行救濟。另外,在認定方面筆者認為,要被法庭認定為惡意訴訟,這就使得惡意訴訟這樣的侵權之構成具有滯后性,這是在第一個訴訟完成之后或者一個告發(fā)結(jié)束之后,才能夠確定是否構成惡意訴訟。
繼承案件原告惡意訴訟能撤訴嗎?要是繼承案件的被告發(fā)現(xiàn)原告有惡意訴訟的行為,應該要及時找律師咨詢具體的解決方法。面對繼承案件原告惡意訴訟的被告在這時候該怎么辦,實在不知道怎么辦可以直接詢問律霸網(wǎng)的律師們解答。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別人房子倒了砸到車要怎么辦
2021-01-22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父親已死能討贍養(yǎng)費嗎
2020-11-28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發(fā)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jù)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zhì)押
2021-01-26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農(nóng)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退休離職有經(jīng)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簽發(fā)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