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權的種類
1、財產法上形成權
(1)債權上的形成權
追認權、解除權、變更權、拋棄權、免除權、撤銷權、撤回權、抵銷權、選擇權、終止權、買回權、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減價請求權、違約金增減請求權、選擇權、規定權、合伙人對其他合伙人轉讓合伙財產時的優先購買權、股東對其他股東轉讓股權時的優先購買權(注:催告權并非形成權)。
(2)物權上的形成權
所有權的拋棄權、他物權的拋棄權、共有物分割請求權、典權回贖權。
2、身份法上形成權
(1)純粹身份性質的形成權
婚約撤銷權、婚姻撤銷權、離婚請求權、婚生子女否認權、子女認領權、監護資格辭去權、遺囑撤回權。
(2)身份和財產性質兼有的形成權
繼承人對繼承權的拋棄權、受遺贈人對受遺贈權的拋棄權、遺產分割權等。
3、程序上形成權
以是否需要經過法律程序確認為標準,可以將形成權分為單純形成權和形成訴權。
單純形成權是指行使人將意思表示通知相對人即可產生法律關系變動效力的形成權。
形成訴權是指法律關系的變動須經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根據相應的法律程序進行判決、認可。法律將利害關系重大者定為形成訴權。
4、形成權法定與意定形成權
從法定和意定的角度,可以將形成權分為法定形成權和意定形成權。
法定形成權是指依法律規定而直接產生的形成權,只要法律事實就成的情況下即可行使。
意定形成權是指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成就約定內容時即可行使的形成權。意定形成權除合意創設的形式外還包括一方單方創設的例如承諾權。
形成權可以以默示的方式行使。
二、形成權的特征
1、形成權一般為法定的,例外:合同約定解除權(意定)。
2、形成權一般無需通過訴訟行使,例外:債權保全中的法定撤銷權,違約金增減請求權(須通過法院行使)。
3、形成權一般需明示方式行使,個別可通過默示方式行使,比如: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2個月內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4、行使形成權的行為為單方法律行為,于相對人了解或到達相對人時發生效力。
5、行使形成權的限制:
(1)時間上的限制:個別形成權規定了除斥期間,比如: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的追認權、本人對無權代理人的行為的追認權為1個月(《合同法》第47~48條);合同撤銷權自知道或應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合同法》第55條);合同解除權:對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間內行使(《合同法》第95條)。
(2)形成權的行使不得附條件和期限,不得撤回。
(3)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而適用除斥期間的規定。
三、效力限制
1、形成權行使的一般規則
形成權之行使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故法律行為關于單方行為的一般規則,自應適用。因此,一般來說,只須權利人以單方意思表示向相對人為之,于相對人了解或到達相對人即發生形成權之效力,而部分形成權效力的確定須結合一定國家行為(如形成判決)。當然,有些形成權無須相對人收到,如先占權等,不過對于先占能否構成權利甚至形成權,學界尚有爭議。惟應注意的是,權利人須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法院不能代替或補充權利人行使時意志的缺乏,如在抵銷權情形,法院不能依職權使當事人間債權債務關系發生抵銷。
2、形成權的效力
形成權經合法行使,其效力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動,自是無疑,惟應引起注意的是消極形成權的效力,其除了消滅法律關系外,還有可能產生其他效力,如在非繼續性合同解除的情況下,使已經成立的合同關系終止,但亦產生另一種法律關系。《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可見,此時當事人間產生了一項新的債務關系。
3、形成權行使的限制
依私法自治原則,形成權的行使自應依權利人的自主意思,原則上不受任何干涉,然衡諸民法思想,社會的權利思想漸成為主流,尤其是形成權具有特殊效力,因而對其有所限制,自在情理之中。對形成權的限制一般包括以下兩方面:其一,一般限制(外部限制).形成權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謂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證形成權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誠實信用原則、權利濫用之禁止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對形成權行使加以限制。當然,這種限制是權利行使的通則。具體到民法制度上,如對形成權的行使期間的規定,也就是除斥期間的規定,有學者認為可分為三類:
(1)就個別形成權,設有存續期間(如臺灣地區民法第九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三百六十五條),惟其期間多較消滅時效為短,以早日確定當事人間的法律關系;
(2)明定若干形成權的行使未定期間者,于他方當事人催告后,逾期未行使時,形成權消滅;
(3)未設有存續期間或催告的規定,如共有物分割請求權。但無論何種情形,均有權利失效原則的適用。
其二,特殊限制(內部限制):
(1)形成權的行使原則上不得附條件或期限。這也是基于形成權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權人在行使該權利時,無須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由此可見其對當事人的利益和法律關系之穩定威脅至極,因而原則上不允許權利人行使權利設置條件或期限。所謂“既然形成權相對人必須接受他人行使形成權的事實,那么不應該再讓他面臨不確定的狀態了”。如《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主張抵消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抵消不得附條件或期限。”但“條件的成就與否系依相對人意思而定,或期限明確者,不在此限”。
(2)形成權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間約定的條件(《合同法》中承攬合同定作人的隨時解除權例外)。
(3)行使形成權的意思表示不得撤銷。臺灣地區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第三項規定:“解除契約之意思表示,不得撤銷。
閱讀上述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形成權的種類有很多,而且是按照不同的性質進行分類,其中就包括了財產法上形成權、身份法上形成權、程序上形成權和形成權法定與意定形成權。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村里拆遷婚前的小產權的房子離婚怎么辦
2020-12-25承租人是否有權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2-07房屋拆遷可以拿到的補償款怎么計算
2020-12-26買高層住宅是怎么選空氣最好樓層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