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作人解除加工合同,已完工部分應該如何處理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八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在實際案件中,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承攬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故為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但即使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不存在違約行為,但按照上述法律規定,乙公司作為定作人,仍然享有有隨時解除該承攬合同的權利。因此,雙方簽訂的《承攬合同》于乙公司向甲公司通知時解除,但定作人乙公司有義務對給承攬人甲公司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即應賠償已完成的工作成果的損失。
定作人行使解除權有哪些限制
根據《合同法》和其他有關規定,定作人行使隨時解除權的,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定作人應當在合同有效期內提出解除合同。
雖然《合同法》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隨時”不是任意絕對,實際是指合同成立生效后,合同履行完畢前的任何時間。根據解除的含義,解除是當事人在合同效力存續期間,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行為。如果承攬人已經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已經支付報酬等費用,合同已終止,定作人此時如果不需要工作成果的,不能提出解除合同。
2、定作人根據本條解除的,應當通知承攬人。
解除通知到達承攬人時,解除生效,合同終止,承攬人可以不再進行承攬工作。
3、定作人根據本條解除承攬合同的,應當賠償承攬人的損失。
這些損失主要包括承攬人已經完成的工作部分所應當獲得的報酬、承攬人為完成這部分工作所支出的材料費以及承攬人因合同解除而受到的其他損失。
定作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享受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但這種權利并非是毫無限制的,其必須就承攬人因此產生的損失進行相應的賠償。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是雙方首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再訴諸訴訟的手段,對此您若還有什么疑問或者需要,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