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上的默認是什么意思
默認是指當事人無言語、文字表示,又無任何積極的行為,以沉默方式進行意思表示。在通常,要約生效以后,承諾的意思表示必須由承諾人明確表示,并把意思表示通知給要約人。因而默認一般不會構成成承諾。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到達:
(一)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
二、合同中的默認產生什么效力
但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在特殊情況下,默認是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的。
(1)受要約人在承諾的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在有效期內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了承諾期限,除非要約人及時告之受要約人承諾已過期,否則承諾是有效的。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此處為對合同成立的默認。
(3)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此處為以行為默認了合同的成立。
(4)在買賣合同中,當事人間對標的物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數量或質量不符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于通知的,視為默認。
(5)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屆滿以后,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做表示的視為同意購買。即默認愿意購。
(6)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付利息。
三、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一般而言,合同中的默認是指當事人以默認方式進行意思表達,不構成承諾。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