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條款的規定
違反合同,并不一定會引起民事責任的承擔。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違約當事人才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違約責任應具備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
2.當事人的違約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
3.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合同法關于違約責任的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