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適用向第三人履行合同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簡化給付手續,在法律制度上肯定第三人有直接的履行請求權,誠屬必要。
《合同法》第64條非但沒有否定第三人履行請求權,而且在法條語義上可容納該第三人權利;通過體系解釋、法意解釋、比較法解釋,可以而且應該肯定第三人履行請求權。另外,“經由被指令人而為交付”雖然可以納入第64條文義射程,實際上第64條的真正規范價值應在狹義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第三人取得權利的模式大致有兩種,一是依當事人的合意便直接成立第三人權利,二是以第三人表示受益意思為權利發生要件。在我國《合同法》的解釋論上,應該采納第一種模式,第三人表示受益意思,僅發生使其權利確定的效果。如果第三人不欲享受利益,可以通過表達拒絕的意思,使第三人權利自始不歸屬于該第三人。
第三人所取得的權利應是債權,并不能通過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直接使第三人享有物權;在觀念上應當區別通過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所賦予第三人的權利和通過該權利實現的法律效果。
在第三人表示受益意思之前,合同當事人可以變更或者撤銷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或者第三人約款;一旦第三人表示了受益意思,合同當事人便不可以隨意變更或撤銷。不過,如果合同當事人具有《合同法》第54條所規定的撤銷合同的事由,其主張合同變更或者撤銷并不因第三人已表示受益意思而受妨礙,因為此時的“撤銷”與上述撤銷在原因和程序上均不相同,上述撤銷屬于當事人的任意撤銷,僅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實現,而第54條的撤銷屬于合同效力有缺陷,須通過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
債務人不履行合同,債權人與第三人均可以主張違約責任,由于二者是分別基于各自不同的債權主張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故二者所主張的責任內容有所不同。在第三人權利確定后,如果債權人行使法定解除權解除合同,不必經第三人同意。
債務人對于第三人直接負擔債務,可以合同所生一切抗辯對抗受益第三人。如果基本行為屬于雙務合同,債務人向第三人負擔的債務,與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擔的債務,由于具有牽連關系,故可有同時履行抗辯及風險負擔規則的適用。
什么是向第三人履行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在廣義上既可以包括使第三人享有履行請求權的情形(狹義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也可以包括沒有賦予第三人以履行請求權的情形(不純正的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二者的根本差異在于是否賦予第三人履行請求權。在我國,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通常是指帶有第三人約款的合同,特定情況下,也可以僅指該合同中的第三人約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如何適用向第三人履行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簡化給付手續,在法律制度上肯定第三人有直接的履行請求權,誠屬必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有審理級別嗎
2021-01-02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交通罰款逾期半年怎么處理
2021-01-21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