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被告,再審如何列明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民事申請再審案件訴訟文書樣式》的通知
關于當事人基本情況部分
(一)當事人、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列為“申請再審人”;各方當事人均申請再審的,均列為“申請再審人”;再審申請書載明的被申請人列為“被申請人”;未提出再審申請或者未被列為被申請人的原審其他當事人按照其在一審、二審、再審中的地位依次列明,如“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對不予受理裁定申請再審的案件,只列申請再審人。
(二)“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后的括號中按照“一審原告、反訴被告(或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或二審被上訴人)、原申請再審人(或原被申請人)”列明當事人在一審、二審、再審中的訴訟地位;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經過兩次以上再審的,括號中的再審訴訟地位按照當事人在最后一次再審中的訴訟地位列明;再審程序是由人民檢察院抗訴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啟動的,括號中的再審訴訟地位按照“原申訴人(或原被申訴人)”列明;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在括號中列明“案外人”。
(三)當事人名稱變化的,在名稱后加括號注明原名稱。
(四)當事人是自然人的,列明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職業、住址;自然人職業不明確的,可以不表述;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五)當事人是自然人的,住址寫為“住(具體地址)”;申請再審書上載明的地址與生效裁判或身份證上載明的住址不一致的,住址寫為“住(身份證上載明的住址),現住(申請再審書上載明的地址)”。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寫為“住所地:(營業執照上載明的住所)”。
當事人住址或住所在市轄區的,寫為“××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區(具體地址)”;當事人住址或住所在市轄縣、市轄縣級市的,寫為“××省(直轄市、自治區)××縣(市)(具體地址)”,不寫所在地級市(地區);如有兩個以上當事人住址相同,應當分別寫明,不能用“住址同上”代替。
(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寫為“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該公司(或廠、村委會等)董事長(或廠長、主任等職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一審被告,再審如何列明這方面的介紹,對于法律是嚴謹的,以及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那么對于審理的角色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要求,如果讀者們涉及到這方面的問題,要多多對這方面進行了解,了解如果進行這類的時間以及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