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代理人
民事案件中被告需要做如下工作:
第一,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以及提交的相關證據,做一份書面的答辯意見,并收集自己有利的證據,用于支持自己的主張,反駁對方的請求;
第二,庭審過程中,法院會要求被告陳述答辯意見,以及就案件事實部分進行補充說明
第三,被告在原告舉證結束后,需要就原告的證據提出質證意見
第四,被告舉證
第五,法庭辯論
第六,最后陳述
民事訴訟代理人基本定義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權限內代替或協助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的人。被代替或被協助的當事人稱為被代理人。“一定權限”又稱為訴訟代理權限,即訴訟代理人為訴訟行為和接受對方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權利范圍。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權限內代替或協助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的人。被代替或被協助的當事人稱為被代理人。“一定權限”又稱為訴訟代理權限,即訴訟代理人為訴訟行為和接受對方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權利范圍。
民事訴訟一般由當事人親自進行,但在當事人不能或難以親自進行訴訟時,就需要有人代替或幫助其訴訟。民事訴訟代理就是適應這一客觀需要而設立的一種法律制度。
民事訴訟代理人可分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
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1、對應當知道的理解:約定還款期限的,從期限屆滿之日起為應當知道之日。附條件的從條件成就之日起。
2、對“知道”的另一把握:知道具體的加害人之時。如甲被人從背后打傷,后多方打聽才知道是乙所為,那從知道乙所有之日起算訴訟時效。
3、侵權行為所生之債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和加害人之時開始計算。其中,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勢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侵權行為持續發生的,從侵權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
4、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因為債務人到履行期限屆滿而不履行債務時才發生侵權事實,而且債權人依據債的內容應當知道這一侵害事實,故自此時起就能夠行使請求權。
5、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權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優惠期結束的次日開始計算。因為在此類債權債務關系中,債權人可隨時要求履行。債務人不依債權人的要求予以履行的,即構成侵權事實,債權人得以行使請求權。如果法律或合同規定了優惠期,則債權人請求履行只引起優惠期的起算,則當優惠期結束,債務人仍不履行時,才產生請求權。
6、以不作為為義務內容的債,訴訟時效自債權人得知或應當知道債務人作為之時開始計算。因為不實施相應行為是債務人的義務,則侵權事實自債務人實施相應行為之時構成。債權人一旦知道或應當知道債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即能行使請求權。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的權限是什么?
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權限,來源于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因此委托訴訟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權的范圍內實施訴訟行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實施訴訟代理行為,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擔。
當事人在訴訟中的權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體權利或與實體權利密切相關的訴訟權利,如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另一類是純粹的訴訟權利或與實體權利關系不密切的訴訟權利,如申請回避。
對于前一類權利,由于與當事人的利益關系密切,因此民事訴訟法規定,對這類權利,需要被代理人特別授權。所謂特別授權,是指被代理人對涉及自己的實體權利的處分事項,專門、明確地授予訴訟代理人特定權限。在訴訟代理實務中,有的委托書只籠統地寫上“代理訴訟”、“特別代理”、“全權代理”,這些都是不嚴格的。對此,《民訴意見》第69條專門規定,授權委托書僅寫“全權代理”而無具體授權的,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正確的授權方法是明確地寫明授予何種涉及實體權利的處分權限。
代理人的數量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為訴訟代理人。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一方面,是考慮訴訟的需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是對委托代理人人數的限制,這種限制,既不影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又有利于訴訟的進行。
國外對委托代理人的人數規定不一致,比如法國只限于委托1人。美國、日本、匈牙利對委托代理人的人數不限制。在美國,重大案件,原被告都可以組織律師團。匈牙利規定,在委托代理人的情況下,任何一個代理人都可以單獨代理,但每個訴訟行為只能由一個代理人實施,如果幾個代理人的聲明和訴訟行為不一致,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決定,認為當事人的聲明和行為不一致。
上面文章中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民事訴訟代理人,希望大家都可以去了解。對于人們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相應的一些糾紛,避免發生一些訴訟案件,對于發生的我們可以請相應的律師幫忙解決,更多問題,歡迎到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要簽什么嗎
2020-12-16勞動合同期滿未續簽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0-12-07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