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亡1個財產怎么分配?
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母親去世后,原共同財產的一半由父親繼承,剩下的財產由父親、子女和母親的父母平均分割。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繼承法》規定,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第二十六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二、遺產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遺囑繼承的時效限制
遺囑繼承在本質上是財產所有權的流轉,所以遺囑繼承的效力會受到財產所有權效力的影響。為了促進財產流轉,充分利用財產,不讓財產承受人躺在權利上睡覺,國家對遺產承受人繼承權利的保護期限作了一定的規制,表現在:
第一,對受遺贈人接受遺產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3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3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也即,如果受遺贈人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繼承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如果遺產承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繼承權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間起訴,就喪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相信家庭親情觀念還是在大多數國人眼中都是比較重要的,所以說不是父母雙亡,絕大多數的子女并不會強制性去要求分配父母親的財產,當然了,在法律上肯定父親或者母親其中一個人去世的話,有一部分財產,子女和姥姥姥爺是有權利要求予以分割的,但能分割的這一部分卻不是父母親所有的共同財產。
離婚前財產轉給孩子,算是財產轉移嗎?
婚前財產如何界定?
軍婚離婚財產法院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要擺喜酒即正式夫妻嗎
2020-11-17非法行醫犯罪行為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2-11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