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履行不能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履行不能的原因很多,有時是因為標的物已滅失;有時標的物雖然存在,但因為法律上的原因而不能交付,如標的物被依法規定為限制流通物;有時是因為債務人自身的原因不能提供原定的勞務,如在以提供勞務為標的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等。
履行是否可能,應依一般社會觀念判斷,而不能僅憑債務人的觀念加以斷定。凡依社會觀念認為債務事實上已無法強制執行,即屬于履行不能;即使尚有履行的可能,但如果履行將付出不適當的代價或冒有生命危險,或因此違反更重大的義務,則依誠實信用原則,也應認定為履行不能。但履行不能不包括下列情形:履行困難;債務人缺乏資力;選擇之債中尚有可選擇的給付;貨幣之債和利息之債。
二、履行不能法律后果
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如下:
第一、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于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第三、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并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
第四、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并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第五、若因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的法律后果分別表現為:(1)解除原債務的實行履行責任。因一時履行不能,債務人在不能障礙消除前不負履行遲延責任;(2)遇有履行不能情形時,債務人有及時通知對方的義務,并有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18條的規定;(3)除承擔違約責任,如《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
如果是因為客觀原因不能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買了一套房,婚后又買的房算第二套房嗎
2021-02-21出售出入境證件罪怎么處罰
2020-12-26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