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書可以適用留置送達制度嗎
不可以適用。
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
1、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關于簡易審的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調解達成協議并經審判人員審核后,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捺印生效,人民法院應當另行制作民事調解書。司法實踐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人民法院依當事人已約定生效的調解協議制作的調解書,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拒絕接受,特別是涉及身份關系的離婚調解書,該如何處理,更是讓法官慎之又慎。在這種情況下,調解書是否可以留置送達,在一些人的認知里又有兩種觀點。
2、一種觀點認為調解書不能留置送達,人民法院應當對未開庭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開庭審判;對已經開庭,在庭審過程中達成的調解協議的案件,另行制作判決書;判決結果應以已約定生效且不違反法律規定的調解協議為依據。這是因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調解書不僅不使用留置送達方式,而且在送達之前,當事人可以反悔;關于簡易審的規定,是司法解釋,其法律效力不能越位于法律規定。
3、另一種觀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調解書可以留置送達。理由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簡易審的規定,盡管是司法解釋,但是我國法律的淵源之一,對司法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003年的這個規定,是根據我國司法實踐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民事訴訟法實施時間較早,對簡易程序的規定相對概括,而且有不適時性。其二、因為調解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已經人民法院審查,沒有違反法律規定,且當事人已約定了生效時間,如果不能留置送達,將是對當事人意思表示的否定,調解協議約定的生效時間將失去意義。其三、從法經濟學的角度講,留置送達,對當事人來說,可以降低訴訟成本,對人民法院而言,可以避免司法資源不必要的浪費,更能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價值趨向。
4、究竟是否適合用,現在法律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那就是不能適用留置送達。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將別人的隱私發網上如何處理
2020-12-16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