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共同預謀在運輸途中用“倒包換假”的手段,盜竊發(fā)往**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氯化鉀肥。被告人李某等人聯(lián)系購買了類似氯化鉀的替代物后,在山東省日照港裝貨共計76噸,價值220400元。途中進行“倒包換假”,后二次封包裝車。貨物運送到**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卸貨時,被倉管人員發(fā)現(xiàn)二次封包的事實,經(jīng)臨沭縣產(chǎn)品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驗所抽樣檢驗,為不合格產(chǎn)品。
【分歧】
本案在定性方面產(chǎn)生以下兩種意見:第一,被告人李某等人在貨物運輸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手段,以假換真,騙取**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價值220400元的氯化鉀肥,其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第二,被告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貨物輸途中采用“倒包換假”的手段,盜竊發(fā)往**利公司價值220400元的氯化鉀肥76噸,該行為構成盜竊罪。
【評析】
筆者認為,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為應當定性為盜竊犯罪。理由如下:一般情況下,區(qū)分合同詐騙罪和盜竊罪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在二者互相交織的時候,則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對兩罪加以區(qū)分,在詐騙行為和盜竊行為互有交叉的時候,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和立法本意,“被害人的財產(chǎn)損失是否由其陷于錯誤認識而自愿處分行為所導致”可以作為區(qū)分兩種犯罪定性的重要標準。分析被告人李某等人的獲取手段,是在運輸控制貨物的途中采用秘密方式,以假換真,而后二次封包,運送至被害單位,真氯化鉀占有關系的改變并非貨物所有人**利肥料股份有限公司陷于錯誤認識而自愿交付或者接收,而是在貨物交付運輸以后,被告人李某等人在貨物所有人**利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無防備的情況下,采取“倒包”的方式,以假換真,秘密竊取。故竊取行為才是被告人李某等人犯罪目的得以實現(xiàn)的關鍵。類似氯化鉀的假原料所起的作用是為被告人的盜竊行為作掩護,使得盜竊行為發(fā)生后不會即時被發(fā)現(xiàn)。故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為應定盜竊罪,而非合同詐騙罪。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wǎng)絡造謠人身攻擊怎么處罰
2021-03-06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jù)有哪些
2020-12-12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財產(chǎn)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養(yǎng)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yǎng)費嗎
2021-01-27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再婚婚前房產(chǎn)協(xié)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別人掛我公司現(xiàn)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什么情況收回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
2021-03-14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
2020-11-14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