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舉證時限提供證據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超過舉證期限后,新的證據還可以提交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準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二)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當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哪些新證據
《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但由于對“新的證據”沒有明確的界定,實踐中將遲交的證據都視為新的證據,在長期的審判實踐中,一些動機不純的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不提供證據,在開庭審理中搞突然襲擊,或者在一審期間不提供證據,在二審或者再審期間再提供證據,以實現其拖延訴訟、損害對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目的。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應當遵循的誠實信用原則,嚴重地干擾了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損法院裁判的權威性,有損對方當事人的利益,而且對有限的審判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是導致審判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新的證據”的范圍做了,明確的限定。
舉證時限,是指法律規定或法院、仲裁委員會指定的當事人能夠有效舉證的期限。舉證時限是一種限制當事人申訴與訴訟的行為。如果當事人沒有在法律規定或仲裁委員會、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交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逾期舉證的仲裁委將不予組織質證。因此不予質證實際是否定了逾期證據作為裁判的依據。另外《證據規定》還明確了舉證時限屆滿后,當事人所提交的證據如果不是新的證據,將不予采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