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來防止違約
1.先履行抗辯權產生的基礎是雙務合同,即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要互負債務,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是對方當事人的債務人,源于同一合同關系,且雙方的債務對等。
不過,實踐中雙方當事人是否處于互為對待給付地位,有肯定與否定之說,對此筆者認為合同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等價有償,故雙務合同中的債務應當對等,雙方當事人處于互為對待給付的地位。
2.雙方當事人履行債務的時間要有明確的先后順序之分,即按照合同的約定,其中一方履行債務的時間要比另一方履行債務的時間早,而不能同時,且時間均應當具體明確。
如果合同對履行順序沒有特別約定,只能推定為雙方當事人要同時履行債務,而不能推定雙方履行債務有先后順序之分。當然,《合同法》對相關雙務合同履行債務的順序如果有明確規定,盡管時間不具體,也應當視為有先后順序之分。因此,筆者認為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有法定的按法定,沒有法定按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推定為雙方同時履行。
3.先履行一方當事人在其履行債務的期間屆至或者屆滿前沒有履行債務或者不適當履行債務,即通常所說的先履行一方存在違約的情形。
先履行抗辯權是后履行一方當事人針對先履行一方當事人履行債務不符合合同約定,而依法享有的拒絕履行債務請求的一種權利,故先履行一方當事人到期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是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必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先履行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情況下,才能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4.先履行一方當事人要向后履行一方當事人提出債務履行的明確書面請求。
先履行抗辯權是針對先履行一方當事人向后履行一方當事人提出履行債務的請求權而言,是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對先履行一方當事人請求權的一種否定和質異,故這兩種權利是相輔相成的,先有請求權再有先履行抗辯權,且先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請求權時應當明示。如果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未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但沒有向后履行一方當事人提出債務履行的請求,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就無法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對此,是否應當成為構成要件之一,人們有不同理解,但筆者認為列為其中很有必要,既可以保證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有的放矢,也可以保證先履行抗辯權的不行使有據可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解除合同的途徑包括哪些?解除的生效日期是什么時候
2021-01-04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