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進行質證的程序是怎樣的
(一)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
(二)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
(三)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人民法院依照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作為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依照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應當在庭審時出示,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可就調查收集該證據的情況予以說明。
審判實踐中,普通的一審民事案件的法庭調查順序
法庭調查按下列順序進行:
1、由原告口頭陳述事實或者宣讀起訴狀,講明具體訴訟請求和理由。
2、由被告口頭陳述事實或者宣讀答辯狀,對原告訴訟請求提出異議或者反訴的,講明具體請求和理由。
3、第三人陳述或者答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和理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
4、原告或者被告對第三人的陳述進行答辯。
5、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歸納本案爭議焦點或者法庭調查重點,并征求當事人的意見。
6、當事人質證
7、審判人員出示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進行質證。
8、證人出庭作證
9、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
10、專家輔助人出庭。
注意的問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法庭調查順序的規定略有不同,不一致的。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為準。
2、審判實踐中,當事人對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質證后,法庭才安排證人出庭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質證的意義
質證的證據可作為定案依據
質證是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決定性步驟。
質證是直接原則、言詞原則的具體體現。
質證是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始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5購買拆遷安置房時沒房產證怎么辦
2021-02-06有關于果樹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有營業執照的門面拆遷能按商鋪補償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