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法》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1)條文中的“退貨”,是解除后的違約責任。在解除后,原法律關系(一般是買賣關系)的給付消滅,取而代之的是救濟法律關系。買賣合同的救濟法律關系是復合法律關系,包括兩個單一法律關系,一個是買受人為給付(退貨)的單一法律關系,另一個是出賣人為給付(退錢)的單一法律關系。
(2)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是不解除合同時的違約責任,原給付仍然保持。救濟法律關系中的給付(修理、更換、重作),是為了保障合同法律關系的給付效果;減少價款或者報酬是為了保持對價的公平性。
2.《合同法》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是不解除合同而承擔違約責任的規定。這里的賠償損失(責任),是法定救濟關系中的給付義務。
3.《合同法》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該條包括不解除的違約責任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
4.《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1)約定違約金的給付義務,存在于意定救濟法律關系之中;法定違約金的給付義務,存在于法定救濟法律關系之中。
(2)違約金分為不履行的違約金、遲延履行的違約金、瑕疵履行的違約金。不履行違約金為合同解除之后的違約金,后兩種違約金是不解除時的違約金。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26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公眾責任險費率
2021-01-26選擇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29土地承包經營權適用什么法律
2021-01-06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