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李女士去年初購買了一套復式樓,共三層,為第22層、第23層(悶頂層)和第24層(露臺),總共270多平米。李女士介紹,購房合同中有一條款寫明,只有第22層130多平方米有產權證,另外兩層無產權,但購買者有占有、使用、管理權。沖著合同上‘占有、使用、管理’這幾個字,李女士花200多萬元買下房子。交房后,她對房子進行裝修,可裝修到第23層時,卻遭到其他業主的反對。反對的業主們認為,小區開盤時,小區圖紙中顯示樓層規劃只到22層。按規定,悶頂層和露臺是小區的共有部分,不能私自使用,所以他們反對李女士對其進行裝修。李女士之后從中國銀行錦江支行借出貸款抵押登記合同原件,發現兩款購房合同有差異,與李女士持有的購房合同原件對比,“第22層單元房的上一層(悶頂層)和頂層(構架層及天臺)無產權證,專歸22層單元房買受人占有、使用、管理”這一條款,被貼上了一張白色紙條,紙條上蓋有開發商的印章。李女士找到開發商,開發商表示因沒有通過銀行的審批,才除去條款的內容。可是當初為了購買這個復式樓,花了那么貴的放假,現在卻化為泡影。該怎么辦呢?
建設局:
該合同條款與房地產相關規定相違背
對此,建設局表示,樓層的悶頂層是起到隔熱以及美觀等作用,與露臺都屬于小區的公共使用空間,都沒有產權證,不能單獨裝修使用。開發商在合同條款中規定,悶頂層和露臺歸樓房購買者占有、使用、管理,與現有的房地產相關規定相違背。
業主認為開發商涉嫌合同欺詐。建設局表示,他們不是司法機關,無權認定。但他們已介入協調此事,目前,開發商已同意業主退房,但雙方就退房的金額仍未達成一致意見。他們將盡力繼續協調此事,如果最后協調不成,雙方也只能走司法程序,由司法機關作出判決。
律師說法:
悶頂層、露臺是小區業主共有部分,對這兩部分的使用權開發商無權支配,但開發商還是向購買者作出承諾,其行為應該屬于合同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合同欺詐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合同欺詐的行為表現為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獲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虛假情況,或歪曲、掩蓋真實情況,使相對人陷入錯誤認識,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訂立、履行合同的行為。司法解釋為“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